ecology开发环境安装指南
(window+sqlserver)
目录
硬件要求
硬件 | 最低配置 | 推荐配置 |
CPU | 4核 | 8核 |
硬盘 | 50G以上 | 100G以上 |
内存 | 4G | 8G |
安装列表
组件名称 | 选用组件及版本 | 备注 |
操作系统 | Window XP | 本项目也支持window其他版本的系统,如window 7、window 8、window 8.1、window server 2003、window server 2008、window server 2012等等 |
数据库 | Sqlserver 2008 | 也支持oracle数据库,oracle数据库建议使用10G以上 |
JDK | Jdk1.6.45(x86) | 暂时不要使用jdk1.7 |
中间件 | Resin 3.X | 可以使用其他的中间件,如tomcat、weblogic、webspehere等等,不过resin是ecology安装包自带的,小巧稳定,建议开发直接使用resin |
安装eclipse | MyEclipse 10 | |
Ecology版本 | Ecology 7.0 | |
开发项目整合 | (1)简单集成开发
(2)高度整合集成开发 |
安装步骤说明
安装数据库
1、下载sqlserver2008的安装包(从网上下载或在我方共享的【ecology开发环境搭建相关资料】里获取),如下图所示:
2、点击安装文件,弹出以下页面,如下图所示:
3、选择第一项,全新安装数据库,安装全部选择默认,:
用户验证必须选择混合
安装JDK
1、下载jdk1.6.45的安装包(从网上下载或在我方共享的【ecology开发环境搭建相关资料】里获取),如下图所示:
2、双击此安装包,进行安装,如下图所示:
3、单击“下一步”按钮,显示如下界面:
4、单击“更改”按钮,可以修改jdk的安装位置(如不需要更改,可跳过此步骤),如下图所示:
5、单击“下一步”按钮,安装程序开始安装jdk,如下图所示:
6、出现以下界面,说明jdk安装完成,接下来点击“下一步”,安装jre,如下图所示:
7、点击“下一步”按钮,开始安装JRE,如下图所示:
8、看到如下截图,说明JDK和JRE安装完成:
9、测试JDK环境是否安装成功:
(1)单击桌面“开始”菜单,点击“运行”,如下图所示:
(2)在弹出的窗口输入“cmd”,并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下图所示:
(3)在弹出的窗口输入“java”,并回车,如下图所示:
(4)如输出一连串命令的说明文档出来,则表示jdk安装成功,如下图所示:
安装eclipse
1、这里安装的是myeclipse10.0,下载该安装包(从网上下载或在我方共享的【ecology开发环境搭建相关资料】里获取),如下图所示:
2、双击此安装包,进行安装,如下图所示:
3、在弹出的窗口中,点击“Next”按钮,如下图所示:
4、在弹出的窗口中,勾上“同意此协议”的复选框,并点击“Next”按钮,如下图所示:
5、在弹出的窗口中,可以单击“Change”按钮更改安装目录(不需要更改安装目录可忽视这步),如下图所示:
6、单击“Next”按钮弹出一下窗口,如下图所示
7、在弹出的窗口中,点击“Next”按钮,如下图所示:
8、安装几分钟之后,弹出以下页面,表示myeclipse安装成功,如下图所示:
安装测试系统
1、这里安装的是ecology 7.0,下载该安装包(从网上下载或在我方共享的【ecology开发环境搭建相关资料】里获取),如下图所示:
2、双击此安装包,进行安装,如下图所示:
3、等待若干时间后,弹出如下窗口,如下图所示:
4、在弹出的窗口中,点击“下一步”按钮,如下图所示:
5、在弹出的窗口,点击“浏览”按钮,可以更改ecology的安装目录(如无需修改此目录,请跳过此步),如下图所示:
6、单击“下一步”按钮,继续安装,如下图所示:
7、在弹出的窗口中,单击“下一步”按钮,如下图所示:
8、等待若干分钟,系统进行安装,如下图所示:
9、显示以下界面,则说明安装包安装完成,如下图所示:
10、单击“完成”按钮后,会弹出以下选择框,让你选择是否要重启系统,此时你选择“是”选择按钮后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下图所示:
11、系统重启完成后,在sqlserver里创建一个ecology数据库,数据库名称为ecology,如下图所示:
12、访问ecology项目,默认端口为80,访问地址如为http://127.0.0.1/,如下图所示:
13、如项目正常启动,第一次访问oa系统会自动跳转到以下界面,用于初始化数据库,如下图所示:
填写项 | 说明 |
验证码 | 默认初始验证码为“wEAver2005”,可以修改; |
数据库类型 | 选择正确的数据库类型,即数据库服务器的类型; |
数据库服务器IP | 即数据库服务器在网络中的IP地址; |
数据库名称 | 需现在数据库服务器中新建一个数据库,如名称为ecology的数据库; |
用户名 | 使用“sa”; |
密码 | 即创建数据库时,设置的sa密码; |
是否使用现有数据库 | 如果已经存在有效数据库,则打勾;如果没有,则不打勾 |
14、点击“创建”按钮后,等待10分钟左右,弹出如下界面,说明数据库初始化成功,如下图所示:
15、重启resin服务器后,再次访问系统,即完成测试系统的搭建(默认的超级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为:sysadmin/1),如下图所示:
开发环境整合
简单集成开发
这种方式myeclipse和ecology是独立的,myeclipse只负责进行代码的编写(包括后台类和页面文件),然后再手工把完成的代码部署到ecology测试系统里进行测试。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开发环境准备快速,缺点在于无法用myeclipse进行调试;部署的步骤如下:
(1)把ecology测试环境里的class文件(weaver/ecology/classbean)存档到jar文件中,可以使用jdk里自带的jar命令进行操作:
使用Jar命令生成jar包 |
1、开始-运行,输入cmd,并回车
2、进入classbean目录 3、输入以下命令: jar cvf ecology7.jar . 4、在classbean目录下可以找到ecology7.jar文件 |
(2)在myeclipse里创建工程,并把ecology7.jar及相关的jar引入工程中即可开始进行开发;
(3)开发好的代码手工部署到ecology测试系统中进行测试;
高度整合集成开发
这种方式把resin的部署集成在myeclipse中,优点是编写好的代码可以实现自动部署、及调试,缺点是开发环境部署较复杂;部署的步骤如下:
(1)把ecology测试环境里的class文件(weaver/ecology/classbean)存档到jar文件中(jar包生成方式请参考5.1(1));
(2)在myeclipse里新建一个resinLib的工程lib,往这个lib里加入resin/lib目录下的jar包和(1)中生成的jar包,如下图所示:
(3)在myeclipse配置resin服务器
(4)在myeclipse创建一个web项目,并删除工程里的index.jsp文件,如下图所示:
(5)修改工程类路径的编译目录为ecology/classbean,如下图所示:
(6)往web工程引入resinLib工程包,如下图所示:
(7)把ecology测试系统的ecology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工程中WebRoot目录下,重新编译项目,如下图所示:
(8)配置resin服务器,把ecology测试系统的resin文件夹单独提取出来,修改conf/resin.conf中的设备路径(注释掉),并在myeclipse里配置一个resin服务器,如下图所示:
在resin.conf增加设备路径配置项(此处的路径为myeclipse的项目路径,指定到WebRoot目录,此处地址因配置而异) |
<web-app id=”/” root-directory=”E:\workspace10\ecologyHighIntegrationDemo\WebRoot”/> |
(9)修改配置文件resin.conf时,注意不要更改此文件的编码格式,默认为ANSI编码,切记不要改为GBK或UTF-8之类的编码格式;其次,由于此配置默认为服务器的标准配置,因此在搭建开发环境时,有可能需要更改配置文件里的默认端口和JVM参数;(该步骤为可选步骤,不需要更改,可跳过)
默认的http端口为80,监听线程端口为6800,可找到此配置进行更改,如下所示:
默认的JVM参数中,里面的最大内存和最小内存可能需要更改,因为其默认值为3350M,普通的PC机有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可用内存,从而导致jvm无法启动,建议可改为1024M,如下图所示:
(10)拷贝ecology/Web-Inf/lib下面的jar包到resin/lib目前下(同名直接覆盖)
(11)无需部署项目到resin服务器,直接启动服务器,如下图所示:
其他说明
转载请注明:赫非域 » ecology开发环境安装指南window+sqlserv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