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节内容包含以下内容
ERP系统架构
Linux 基本操作
Linux 用户管理
Linux 环境变量
Linux 显示帮助命令
Linux 文件系统
操作目录相关指令
文件类型及权限说明
文件操作
服务器硬件信息
常用管理工具
tar
top
VI
第一天Linux操作系统基础
- ERP系统架构图
- 相关产品功能简介
- Linux基础概念
- 文件系统及常用指令
- 服务器硬件信息、查询、相关报错信息查看
- Linux管理常用工具介绍
- VI介绍
第二天数据库管理基础
- Oracle基础架构
- 网络原理与客户端配置
- SQLPLUS
- 数据库启动与关闭
- 数据库异常诊断
- 逻辑层面常见问题
- 表空间与常用操作
ERP系统架构
Linux 基本操作
sz 文件名 即可从Linux服务器下载文件到本机。。
在linux中,用户透过shell来对完成对内核程序的调用,常见的shell种类有ash,bash,ksh,csh,zsh
查看Knernal内核: uname -a
查看当前使用SHELL类型:echo $SHELL
T100中系统:
Root(管理)管理主使要使用 bash
T100管理主要使用 ksh
关闭主机:shutdown -h now 或 init 0
重启系统:reboot 或 init 6
Linux 用户管理
删除用户:userdel [username]
例:userdel user1
用户群组操作:
groupadd [groupname] -g [group]
groupdel [grouppname]
例:groupadd tiptop、groupdel tiptop
T100中常用3个组:tiptop,oinstall,dba
修改自己的密码:passwd
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其他用户密码:passwd [username]
查看自己当前用户:id
切换其他用户身份:su – tiptop
在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文件来管理用户和群组信息:
/etc/passwd 存放用户信息
/etc/group 存放群组定义信息
/etc/shadow 存放用户密码信息
shell中,每个用户登录后,都会自动执行其主目录下的 .profile文件,我们可以编辑该文件,在其中设定一些环境变量或预执行操作。
Linux中,以 “.” 开头的文件属于隐藏文件,ls -a可以查看这些隐藏文件;隐藏文件不见,但可直接进行编辑。
任何目录下,使用 cd 或 cd~ 即可回到该用户的主目录,其中 “.” 表示当前目录,“…” 表示上级目录,”~” 表示用户的家目录。
Linux 环境变量
环境变量可以理解为系统参数,除了系统自己的环境变量之外,在Linux上的很多应用软件都支持自己特有的环境变量。在 .profile 中主要是对环境变量的设定。环境变量相关的操作有:
- 设置环境变量
export ORACLE_SID = [SID] - 显示环境变量当前的值
echo $ORACLE_SID - 显示当前用户设定的所有环境变量
set
Linux 显示帮助命令
要了解某个命令的具体用法,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:
- man [command]
- [command] — help
- [command] -h
Linux 文件系统
操作目录相关指令
1、显示目录的文件:ls -l、ls -la
2、切换目录:
cd #回到家目录
cd ~ #回到家目录
cd . #回到当前目录
cd .. #回到上级目录
cd /etc #到/etc目录
xs $TOP #到$TOP目录
ls、ll 命令其他常用参数:
ls -1 #每行只显示一个文件名
ls -lt #按照修改时间排序(从近至远)
ls -lx #按照拓展名排序
ls -ls #按照文件大小排序
ls -lr #反序排序(与上面命令相配合)
ls -lh #以kb等方式显示文件大小
通配符:在执行文件操作时可以使用通配符来执行模糊查询,其中 * 代表任意长度的字符,? 代表单个的任意字符。
例:ls aim*.4gl、ls a??
文件类型及权限说明
-rwxr-x— 700
-rwxr-xr-x 755
-rw-r–r– 644
-rwx—— 600
更改文件权限:chmod [option] [权限模式] [file/directory]
常用权限:777 – 所有权限,775 – 其他用户只读
chmod 777 mydir
以 +,- 的方式 赋予/解除 目录或文件的某项权限,通常在编写一个shell程序后,需要增加这个文件的x权限使之可以运行
chmod +r mydir / -x mydir
使用 -R 参数同时变更其下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
chmod -R 777 mydir
更改文件所有者:chown [group] [file/directory]
可以用 chown user:group 的形式同时修改所有者和群组
文件操作
显示文件:
cat [filename] 显示所有内容,不会分屏
more [filename] 分屏显示内容,回车下一行,空格下一页,q退出
tail -n [number] [filename] 显示文件(最后n行)
tail -f [filename] 实时刷新显示
寻找文件:find [directory] -name [file]
find sql -name hello.sql
在文件中搜寻字符串:grep [option] [pattern] [file]
grep ‘obe04’ *.4gl
grep -l ‘obe04’ *.4gl #使用-l参数只显示文件名
删除文件:rm [option] [file]
-i 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。
-f 即使原档案属性设为唯读,亦直接删除,无需逐一确认。
-r 将目录及以下之档案亦逐一删除。
服务器硬件信息
查询CPU信息
cat /proc/cpuinfo
查看物理CPU个数
cat /proc/cpuinfo | grep”physical id” | sort | uniq | wc-l
查看逻辑CPU个数
cat /proc/cpuinfo | grep “processor” | wc-l
查看内存信息
free -g
常用管理工具
tar
文件和目录打包/解包程序,通常用法如下:
tar cvfz mytar.tar.gz topprd #将T100目录打包并压缩
tar xvfz mytar.tar.gz #将mytar.tar.gz解包
其中z参数表示在打包同时调用gzip进行压缩,默认情况下打包文件扩展名为.tar,如果选择了压缩,则推荐再加上.gz后缀,以便在解包时同样加上z参数解压。
tar cvf tooprd.tar topprd #将T100目录打包
tar tvf topprd.tar #查看topprd.tar包的内容
tar xvf topprd.tar #将topprd.tar解包
top
启动 top 工具:top
退出工具:TOP> q
TOP> 开头表示在TOP的交互界面中执行的命令,否则为在OS中执行,后面同理
设定刷新时间:
top -d 2 #设定刷新时间为2秒(默认5秒)
输出所有进程(默认只显示一屏)(-n参数表示设定只输出1次)
top -c -b -n 1 > a.log #一般会搭配输出到文件
跟踪某个用户的进程:
top -u tiptop #只显示tiptop相关进程
跟踪某个用户的进程:TOP> u tiptop
以CPU占用大小排序:TOP> P
以内存占用大小排序:TOP> M
以运行时间大小排序:TOP> T
杀进程:TOP> k
显示全命令:TOP> c
TOP 常见疑问:
VI
VI的三种基础模式:
- 命令模式(command-mode)
只能下按键指令,不能输入文字。这些指令可能是光标移动的指令,也可能是编辑指令或搜索替换指令。 - 输入模式(input-mode)
这种模式才可以键入文字,编辑文件内容,按 Esc 会回到命令模式 - 编辑模式(edit-mode)
按冒号 : 进入,左下角会有一个 : 出现
VI的进入方式:vi <file_name>
vi apmt110.4gl
# 进入vi编辑apmt110.4g1,如果apmt110.4g1不存在则新增
vi +123 apmt110.4gl
# 编辑apmt110.4gl, 并将光标移到123行
离开VI与保存:
光标操作:
h 代表 左 移一格;
l 代表 右 移一格;
j 代表 下 移一格;
k 代表 上 移一格;
ctrl -f 向 下 翻一屏;
ctrl -b 向 上 翻一屏;
:set nu 显示行数
撤销与反撤销:
u 或 :undo 取消前一步操作
Ctrl + r 或 :redo 取消被撤销的动作
. 重复上一次的动作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3734095/article/details/112661073
转载请注明:赫非域 » 【实习之T100开发】Linux 学习笔记